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北京图书大厦联合发起的“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的评选结果终于在几天前揭晓了。其中既有《呐喊》、《茶馆》、《女神》等一批精典名作意料之中的入选,也有近年颇为引人关注的《雍正皇帝》、《活着》、《妻妾成群》等作品榜上无名的遗憾。梳理百年中国文学终归不是件轻松的事,大浪淘沙的结果,难免挂一漏万。而评选的标准何在,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记者在评选揭晓当日采访了“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终审评委会主任严家炎和评委杨匡汉。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家炎说,此次评选主要侧重于文学本身,注重那些在文学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内容引起过读者共鸣,艺术手法上有所突破,对文学发展起过推动作用的作品,而非单纯考虑作品产生的社会影响。如“天安门诗抄”确实曾在群众中产生过广泛影响,但群众诗歌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文字上的粗糙,使其未能最终入选。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杨匡汉也认为,此次评选仍然秉承了优秀文学作品的评选要符合历史、文化、审美三方面的标准,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在中国百年历史长河中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东西,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评价标准也在改变,一些早期的文学作品在今天看来好像很幼稚,如胡适的《尝试集》、郭沫若的《女神》,但在作品所处的那个时代却可称为具有革命性的开山之作,在文学史上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对近年某些口碑不错的文学作品未能入选而让人感觉评选有厚古薄今之嫌的问题,杨匡汉坦言,评选的一个原则就是“远宽近严”。正如上面所谈到的,遥远的有建树的作品不能用今天的眼光进行衡量,而越是近的作品,越容易掺杂感情因素,正所谓离得越近看得越高,评判时就未必能够保证客观。严家炎则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蒋光慈20年代末的作品在当时产生过很大影响,在1928—1929年间甚至掀起过“蒋光慈热”,但时日一久,文学艺术方面的一般化便凸现了出来。因此,对于现在还很“热”的作品,未经时间的淘洗,所以评选时就更严格些。这也许也是评选结果与人们意想之间存在出入的原因。
杨匡汉承认任何一种评选活动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比如,此次评选的缺憾是对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关注不够。此外,个人化的文学情趣和审美取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评选的结果。但正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聂震宁所言,“以无法量化的标准来进行文学的评选,其公正和权威都只能是相对的。在世界上有影响的诺贝尔文学奖也只是少数人在操持。”